礼乐治国
1、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2、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
3、战国末期,荀子最早开始吸收法家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对民众要实行礼乐教化,不仅仅要依靠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还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的“礼”来约束民众。
4、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罗充缺丰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
5、实现礼乐治国理想。可以说,平等思想隐匿,社会多以等差为基石的礼制来维系。且很多时候,小康也是一种奢望,大体上处于乱世为多。
6、所谓的以礼乐治国只是为了给统治的具体话,但是礼乐的统治性太小,到后来有了法家的酷法治国,礼乐就退出历史舞台了,依法治国才是王道,搁现在就更不合适了。
礼乐治国是谁的主张
1、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2、 4、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行著工。 5、以上就是礼乐治国的表现。
3、礼乐制度的建立就是在“周灭商”这一历史事件之后创立的。
4、来自孔子认为礼乐是治国的基本方式之一。从个体来看,通晓礼乐,以礼践行是一个人立足360问答于社会的根本,君子好礼雷、学礼并非仅仅自立;从治国来看,孔子主张“为国以礼”。
5、孔子主张礼乐治国,以礼乐为代表的等级制度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就像法律一样严明,因此美国人将孔子作为立法代表也并不违和,是有一定的出发和立足点。
6、献王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礼乐治国,反对战争,希望君主以尧、舜为榜样,推行仁政。他身体力行,在河间重建经学,大力搜集散佚的六艺经典,并抄录保存。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