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古诗10首 关于中秋节最有名的古诗
导读:又是一年中秋节,在这个望月的节日里,我们每年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月色,但无疑都是又圆又亮的景色。月圆每年十五都有,古代也是如此,那么中秋节的古诗10首有哪些呢?以下是我带来的关于中秋节最有名的古诗,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去看看吧。
中秋节的古诗10首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关于中秋节最有名的古诗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王建,看起来比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谓脍炙人口。
而上面这首描写中秋望月怀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样堪称绝唱。 诗中前两句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赏月环境:中庭月色如积水空明,清冷素洁,树上鸦鹊也由聒闹慢慢寂静无声,一派萧瑟清美的赏月之景。 紧接着一句“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飘香之时,这一句啊看似写人间桂花,但又仿佛暗指月中桂花!此时的诗人在这冷气袭人、桂香怡人的环境中赏月,而那广寒深处,想必也是露珠清冷,沾湿桂花,意境耐人寻味! 前两句描绘出了中秋之夜赏月之景,而后两句却宕开一笔,从一人望月联想到天下人望月,从赏月之事深化到相思怀远之情,意境由清冷之美专为阔大深远。
中秋节最好的古诗是哪一首
中秋节最好的古诗是《月夜》,《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赏析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