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清华大学立下的志向?
钟书,顾名思义,钟情于书。据说他起先不叫这个名字,出生那天,有人送来一部《常州先哲丛书》,伯父就取“仰慕先哲”之义替他命名仰先,字哲良。后来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果然,他这一生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当年“横扫清华图书馆”、初出茅庐的翩翩才子,到后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钱钟书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
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十三岁进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学习,接受西式的教育。真可谓是从小就受到了中西文化的熏陶,也为他后来形成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治学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9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外文系,立即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使不少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中文造诣深,精于哲学及心理学,一进校就立下志愿“横扫清华图书馆”,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
了解钱钟书的知道,当年他参加高考,数学只考了15分。然而却被当时的清华大学录取,这就类似特长生了。因为国文,英语,生物这都妥妥拿捏死死的,清华当时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了这个才子,后来证明他确实不是普通人。
一进入清华,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目标,钱钟书凭借着照相机的记忆力,博览群书,读遍了清华的书籍。老师上课讲的基本什么都知道,除此以外还能讲出老师不知道的知识。于是,清华学生给他起了外号叫做“清华之龙”。他曾经放出豪言:“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的导师。”这话听起来很狂妄,但他的确有狂傲的资本,实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钱钟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钱钟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