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怎么求?
反应方程式配平会吧,配平好了,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观察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升还是降,升了就是失电子,降就是得电子,再看单个原子失去多少电子,然后看这个元素的下标是多少和分子式前的份数,两者相乘,再乘以之前得到的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2H2+O2====2H2O H从0到1失去了一个电子:-e O从0到-2得到了2个电子:+2e 方程式中有2*2=4个H,反应方程式中H失去了4*1=4个电子:-4e 有2*1=2个O,反应方程式中O得到了2*2=4个电子:+4e
如何计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量?
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每进行一摩尔会转移多少摩尔的电子,然后用这个值乘上这个化学反应进行了几摩尔。
至于第一步具体怎么做,那就请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然后通过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来判断转移电子数。化合价的变化乘以变化的元素的脚码再乘以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如2H2O2=(MnO2催化剂)=2H2O+O2↑ 算转移的电子数,就可以算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转移的,也可以算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转移的。这个反应中氧元素一部分-1变为-2,一部分-1变为0 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变化的化合价=1 脚码=2 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2 转移电子数=2×2×1=4 而升高和降低各占一半,所以最终转移电子数为4×0.5=2 。为什么会有很多化学教师,把电子云的重叠,解释成电子?
这样的说法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波函数的重叠,导致生成共价键。波函数是解系统薛定谔方程得到的Ψ,而电子云是电子出现的几率,是Ψ模的平方。波函数Ψ与电子云Ψ模的平方有关系,但不是一个概念。两个原子波函数的重叠,可以看成波的重叠,会发生干涉。干涉的结果是有的地方Ψ函数值增大,有的地方Ψ函数值减小。而波函数Ψ模的平方是电子出现的几率,Ψ函数值的变化使电子在某些位置更容易出现(干涉的波峰处),某些位置不容易出现甚至不出现(干涉后波函数等于0处)。如果是成键轨道,会发现干涉后电子更容易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在原子核外侧出现几率变小,这就是生成了共价键。和我们以前学的共用电子对的解释相通。所以,说波函数重叠,导致共价键的生成,是对的,这是共价键的量子力学解释。如果把波函数误说成电子云,即波函数模的平方,是不准确的说法。
化学方程式中转移电子怎么算,一个方程式转移多少摩尔电子?举例下,高二了会还不会帮帮忙吧?
首先要理解反应中电子转移,外在表现就是反应物价态的变化。
一般来说不会说一个方程式转移了多少摩尔电子,而是说一摩尔当量反应转移多少电子。比如说2H2+O2=2H2O 你可以分析哪些是得到电子,或者分析哪些是失去电子 H2,O2原本都是0价,生成H2O后,氧得到电子-2价,氢失去电子+1价 那么一个反应中得到的电子是由失去电子而来的,不需要重复计算。因此失去电子的H,每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 得到电子的O,每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所以生成一摩尔的H2O,电子转移是,2摩尔电子。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化学电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化学电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