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下一句?

人生几何人生几何 2023-05-14 16:18:44 26 阅读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下一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的意思是:

”在朝廷当官的时候,念念想着怎么样让人民的生活更好,怎么样让人民的福利更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民下一句?

而当被贬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在朝廷里面的时候,也念着国君、念着人民,怎么样做才能对国君、对人民有好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意思为: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出自《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为: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处江湖之远则忧君出自哪篇文章?

引文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问者注意,你引述这句话时,在“君”前少录入了一个“其”字。

这两句话是《岳阳楼记》中的精髓之一,主要写出了“古仁人”的崇高品质。

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这两句话所体现的“互文”语法现象。即: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都能够做到忧国忧民。

翻译成:高局庙堂为官,远处江湖为民,都能够忧国忧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