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
河南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语文课试题
(答题时,只抄大小题号,不抄题。草纸随卷交)
语文知识部分
一、必作题(30分)
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8分,每小题2分)
1.鞠躬尽瘁
2,哗众取完
3.杜撰
4.忆往昔峥峤岁月稠
(二)问答题(7分,两题任做作一题)
1.为什么说文艺为什么人的同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间题?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诗的含义什么?体现了鲁迅的什么精神?
(三)从下列两段文言文中任选一题,译为现代汉语,(15分,按原文顺序逐字翻译,不能概括意译。)
1.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节录自《捕蛇省说》)
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录自《愚公移山》)

2019高考真题语文答案?
答案:
(1)B(2)D(3)D(4)A(5)C
(6)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7)D
(8)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9)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案:
(10)C
(11)A
(12)C
(13)
①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②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14)C
(15)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答案:
(16)①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②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③)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17)D
(18)D
(19)C
20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①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
21.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
2021年新高考语文一卷的真题及答案
一、真题:现代文阅读
(一)1. C 2. B 3. D
4.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5.①这种行为只讲技术不计后果,体现了“价值意识”“反身意识”等的缺失,违反了“五不”底线要求,且有可能触犯法律;②青年人应引以为戒,坚持“五不”,以基准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信息。
(二)答案:6.D 7.D
8.①照应前文对“猖”的解释,即“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②跑是放猖的高潮,文章使用多个“跑”,写出了这一过程的喧闹和纷乱;③连用多个“跑”,节奏较为急促,写出了参与者的兴奋感。
9.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题甲卷
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广西2018到2021的语文高考真题?
以下就是广西2018到2021年的语文高考真题,每四张图片是一套试题,前面4张照片是2018年的试题,第四张是试题的第一页,故可从第四张往前看,以此类推第二套试题从第八张图片往前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1985年语文高考第一道题目?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
1、下边这段文字,有的地方思路不清晰,请把它理顺(不能改动文字和标点)。不必重抄原文,可在需要调整的语句(包括标点)底下画横线,然后勾画到恰当的位置上。
一切科学的研究,就其来源说是实践,就其功用说是指导实践。但是总的说来,还是要对指导实践起作用。如果科学研究离开了指导实践,它还有什么用呢?语言科学的研究最终也要归结到指导运用语言的实践上来。——当然,对于指导实践不能理解得太狭窄,有的研究课题在指导实践上不是那么直接,不是那么立竿见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语文高考原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语文高考原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