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的下一句
“满招损”的下一句是: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指的是如果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就会导致损失和灾害。
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词语有:虚怀若谷、一谦自益、益谦亏盈等,反义词有妄自尊大、刚愎自用等。
用例1.人生最大的失败是矣慢: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贡高我慢,...2.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满招损,谦受益。4.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之不受,物之恒也。5.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6.你既然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就应该时时注意谦虚谨慎。7.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应当作为座右铭。8.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应时时记在心上。
9.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做人做事谦虚谨慎,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而骄傲则会让你裹足不前。虚心向人求教是一种美德,只有虚心才能使人进步,骄傲只能使人落后。10.所谓满招损,谦受益,人有七窍,色有七彩,北斗有七星,一周有七天……人逢七则化。
满招损下一句是什么
满招损下一句是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意谓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语出《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是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这篇文章的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序,介绍写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的缘由;第二部分,舜帝与大禹、伯益讨论政事,赞美帝尧的美德,阐述了各自的治国见解;第三部分,记叙舜禅位于禹的经过;第四部分,叙述大禹征伐苗民,最终以德感化苗民。 鉴赏: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
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大法官。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
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
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三十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否则,《大禹谟》中的人物,就不会如此安排了。
当然,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假定《大禹谟》与《尧典》《舜典》一样,都出自虞舜时代的史官。如果它真是后人伪造的,虽然上文的主要结论依然可以成立,但就不能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