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弦月和下弦月?
上弦月是指月亮上半夜出来,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
满月(损益)月球的各种形状被称为月相。
月球的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月亮本身不发光,和是反射太阳光的。二是月球同时绕着地球转,它和地球绕太阳转,白天、土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 简介 农历腊月二十二、23号,因为你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所打电话“下弦杆”。月亮又从新月移动到新月所平均所需时间为29.53白天,就这样是说,月相变化的平均周期是29.53白天,它叫做“新月”。
形成原理:上下向西,向下,向下,向下,向东。意思是:第一季度的月亮出现在这个月的上半月,在西半边的天空,西半部是明亮的。第二季度的月亮出现在下半月,出现在东半边的天空,东半边亮。
月亮的第一季度是在第七天的第七天和第八天,最后四分之一的月亮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什么叫上弦月 ?
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 扩展资料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月,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凸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月亮;,即不见 以上有四种主要月相,分别是: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