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规定,不满多少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年龄是年龄,跟能否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是两回事,其中又有相互重叠的部分。8-16是绝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18岁一般认为是限制的,除非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独立养活自己。《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来说十六周岁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达到初中毕业了,参加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了,但这种劳动或工作,其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否则,不能视其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这是考虑到一些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认定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在不发病期间进行的民事活动是有效的。 第三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称完全没有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力人,这种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还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脑功能受损,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痴呆神志不清的人。
重度残疾按照民法通责属于什么行为能力人?
肢体残疾人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肢体残疾人如果已经成年,而且没有智力问题,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的规定,是否丧失民事行为能力,首先以年龄划线,即不满十周岁的人,法律上一律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对于成年人,则采用智力审查,即只有智力有障碍的人(精神病人)才会被认为是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承认高考民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承认高考民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