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即将到来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即将到来的成语有
指日可待
释义: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发音:zhǐ rì kě dài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马渡江,正位金陵,用贤任能,中兴指日可待。”
例句:资金已经按时到位,桥梁竣工指日可待了。
为期不远
形容即将到来的成语有:
一触即发、跃跃欲试、火烧眉毛、拭目以待、指日可待.
一、一触即发
白话释义:原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到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
翻译:鯸鮧愤怒徐悱;迎流单独走;偶然事物一触;他的愤怒四起
形容即将到来的成语有:山雨欲来、指日可待、拭目以待、火烧眉毛、喷薄欲出等。
1、山雨欲来:指预示有事情即将发生。
2、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3、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4、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 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5、喷薄欲出:喷薄:涌起,上升的样子;欲:将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红薯是16世纪末(大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传入我国,首先传入的是广东和福建。红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随着各国早期探险和经商先人的洲际往来,红薯走出其故乡,到欧洲非洲亚洲等有人类的居住地拓展。
扩展资料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九九消寒图是即将迎来的哪个节气?
即将迎来冬至。明清时期,每到冬至那天,书塾里的孩子们便会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上九个大方格,然后用毛笔上的蘸上红颜色在每个方格中画上三排红圈,每排三个,三排九,整整齐齐。
这九大格正好九九八十一个圈圈,然后在两边写上对联:"点尽图中墨黑黑,方知门外草青青"。
他们每天涂黑一个圆圈,天天涂,天天数,天天盼,盼着早日涂完,春天早日到来。
九九消寒图的节气是冬至
冬至是北方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便开始“数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即将到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即将到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