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中那句是写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一生颠沛流离,受尽折磨,但始终心系百姓关注苍生。被称作“诗圣”。《登高》是杜甫代表作,是他晚年漂泊于东南一带,遭逢战乱,触秋景而生悲情之作。
然而,杜甫伟大之处就在于尽管己身命途多舛,却能心系苍生,兼怀天下,就像这句诗。
登高高考理解性默写常考句子?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杜甫为何评为古今第一律?
《登高》为何评为古今第一律?
1、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七律。这首诗八句皆对。
2、这首诗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杜甫通过沉郁悲凉的对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笔力,前人盛赞此句已经到了”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被评为古今第一律,是因为:其一是句式工整中又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
其二是杜甫此诗,在高浑博大的气象中,抒发其沉郁悲凉的情感,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
杜甫登高的写作背景是?
《登高》是杜甫 56岁滞留夔州时所写。杜甫的一生非常坎坷艰难,科举屡次不中,几经周旋杜甫终于获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掌管兵器甲)的八品官职。困守长安十年的杜甫终于迎来了那么一点点希望的曙光,然而现实和诗人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在他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这距离他任职仅有一个月,这场战乱可谓百年不遇,却让杜甫赶上了。
次年,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陷落。
同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认为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将妻儿安顿在鄜州羌村,只身赶往灵武。途中不幸陷贼,被押回长安,他亲身经历了社稷颠覆、叛军烧杀劫掠的苦痛,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动人诗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杜甫登高考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杜甫登高考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