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高考是在什么时候?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是1952年。
1952年8月15日、16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从此建立的全国统一性高考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建设人才。
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元考试两科,语文、数学、化学、中外历史地理、物理、政治、生物、外语(俄语、英语),每名考生必须参加全部8科考试,17天安排额外的笔试和实习,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从此,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直至1966年。
195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1952年暑假招收新生规定》,正式规定:从1952年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一律统一招生。同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确定统一命题,统一定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等要求。1952年8月15日,新中国第一届高考开考。
什么时候第一届高考?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即开始了第一届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
第一届高考考什么?
1977年10月21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高考第一届分文理是哪一年?
第一届高考是1952年,分文理是在1977年。1977年恢复高考,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目前有文史理工交叉考试的趋势,看考生个人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第一届高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第一届高考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