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复制回忆复制回忆 2023-07-06 00:49:35 24 阅读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以下是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1.力、质量、加速度及其单位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 力的单位:牛(N),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之一。

-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属性,是恒定不变的性质。

-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之一。

-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率的量度。

- 加速度的单位:米/秒²(m/s²)。

2. 牛顿三定律

-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第二定律(牛顿定律):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属性,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 动量的单位:千克·米/秒(kg·m/s)。

- 动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系统总动量始终保持不变。

4. 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具有做功能力和产生热效应的属性。

- 能量的单位:焦耳(J),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之一。

-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摧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

5. 机械波

- 波的定义:波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可以是机械波、电磁波等。

- 机械波的定义:机械波是振动能够沿着介质传播的波。

- 机械波的特点: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和传播方向。

- 声波的定义: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介质中的压力和密度变化。

- 声速的定义: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6. 重力和运动

- 重力的定义: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起的吸引力,也是物体间互相吸引的力。

-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的运动,它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h = 1/2gt²,v = gt,hmax = 1/2gT²。

- 圆周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圆弧路径运动,其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圆周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v²/R,a = v²/R。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的全面总结。

高中力学知识?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在高中物理课程里,力的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则把这个力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

特殊情况:沿同一直线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沿同直线的同一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的绝对值。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替关系。

#高考提分#物理力学受力分析不会,怎么办?

第一,先把力的概念搞懂。

第二,把力的三要素搞清楚,特别是其中的作用点。第三,把力的分类搞懂,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遵照平行四边形原则。第四,分清楚什么叫一对平衡力,什么叫一对相互作用力。这是基本。第五,看一些比较经典的受力分析题的详细讲解,通过理解进一步掌握力的知识概念。基本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到你,若有详细问题,可追问!

力学知识点总结?

【重力】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未说明时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弹力】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弹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2)有弹性形变

5.弹簧测力计:

6.弹力的大小:用二力平衡方法求解

【摩擦力】

1.产生条件:(1) 物体接触表面是粗糙的(如接触面光滑时摩擦力为零);

(2) 物体对接触表面有挤压作用;

(3) 物体关于接触面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以上三点式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2.分类

(1) 滑动摩擦力:(2) 静摩擦力:(3) 滚动摩擦:

3.特点

(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压力越大,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②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大小: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

②方向:与物体相对于接触面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力学复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力学复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