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简介(宋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怪我着迷怪我着迷 2023-04-11 04:52:01 41 阅读

宋真宗赵恒简介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一生

宋真宗简介: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赵恒简介,后又改名元休、元侃。

宋太宗第3子。

宋真宗赵恒简介(宋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赵恒,先后受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太宗晚年迷信相术,曾召一僧人入宫给子侄诸王看相。

僧人看了几个子侄,只有赵恒还在睡觉,没有出来。僧人却奏告说:“我遍观诸王,命都不及寿王。”太宗说:“你还没有见过他,怎么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说:“我刚才见站在寿王门前的3个仆人,他们都具有日后成为将相的器度。

仆人尚且如此,他们的主人自然更高贵了。”于是,太宗就立赵恒为太子。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也能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 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圣宗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

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副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定必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

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乘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士气大振。

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经过寇准的坚持和使者曹利用到辽营一再讨价还价,于12月正式议定由宋朝送给辽以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换得辽军撤走。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赵恒后又听信王钦若的谗言,怨恨寇准迫使他亲征,冒—了风险,撤掉了寇准的相位,信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人为相,伪造“天书”,封禅泰山,祀汾阳,提倡佛、道、儒教,大搞迷信活动,广建宫观,劳民伤财,政治腐败,社会矛盾趋于尖锐。 公元1021年,赵恒起病。

第二年2月,病重赵恒简介,戊午日,命太子继位,不久死于汴京宫中的延庆殿。赵恒死后的庙号为真宗。 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

宋真宗也是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劝学诗》等。

赵恒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赵恒的简介

宋真宗赵恒简介(宋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1、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赵元侃。

2、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寇准等人的劝说下,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

当时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以每年给辽一定银绢(岁币)为条件,于澶渊定盟和解,约为兄弟之国,即为“澶渊之盟”。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而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

3、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于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累加谥号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4、赵恒爱好文学,擅长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所撰的《励学篇》。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今仅存《玉京集》六卷。

《全宋诗》录有其诗。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