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密:高考相当于古代什么考试?

别离开别离开 2023-09-05 14:28:57 14 阅读

百科解密:高考相当于古代什么考试?

科举考试,即古代高考,比较规范正式的考试应起源于汉代。汉平帝时,每年对在京的博士弟子员考试一次,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科。凡考中甲等者即可授予官职,谓之科甲出身。但这也只是科举考试的萌芽阶段。

到隋炀帝大业年间,朝廷特设进士科,广招天下文士,从此,科举考试才成为真正的利禄之途。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百科解密:高考相当于古代什么考试?

高考相当于古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制科由皇帝临时主持。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要经过吏部考核环节,考核合格才能得到朝廷任命。

现代高考是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高考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都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术环境和社交圈层。

高考,在古代被称为科举考试。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我国科举制首创时间存在争议,有汉、隋、唐等多种说法,明清时代是最为鼎盛的阶段,终结于清朝光绪31年的1905年。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解密:高考志愿为什么要分两次填?

填报两次志愿的核心原因是以防止出现滑档导致没有上大学的情况发生。第一次填报志愿时候,学生往往会选择心仪的大学,由于考试成绩和专业要求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导致没有被录取。所以需要第二次补报志愿,防止滑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解密新高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解密新高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