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备知识?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高考语文的必备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相关的文学流派和文化背景。
2. 现代文学常识: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相关的文学流派和文化背景。
3. 文言文阅读: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一定难度的文言文,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 修辞手法: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
5. 词汇积累:积累并掌握常见汉字、成语、俗语等语言素材,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丰富的词汇资源。
6. 写作技巧:掌握文章结构、段落组织、语言表达等写作技巧,并能够根据不同题材和要求进行合理组织和表达。
7. 阅读理解技巧:掌握不同类型阅读材料的特点,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8. 作文命题:了解作文命题的类型和要求,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合理组织和表达。
以上是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的主要方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农事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髻: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筏、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史诗”。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高考文学常识?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着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