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表示「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会带来哪些影响?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开设重点班。我看到大家,有支持和反对这个政策的两种看法。
支持者普遍认为:不应该设置重点班!每个孩子都有好有坏的时候,设置重点班级,给孩子按年级划分,贴标签,安排座位,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反对者的普遍看法:不设置重点班对优秀学生不公平。
有的学生脑子好,学东西快,有的学生反应慢,学东西慢。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在一个班级。老师需要照顾学得慢的学生也会影响进度,对学得快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其实大家的观点都是对的。
但是,我认为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学到的东西是比较简单的。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教育。只要老师能正确引导,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可能成为优等生。
不应按年级划分班级。但是到了高中,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划分不同的班级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现阶段差距越来越大,国家也需要人才的培养。优秀学生和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放在一起。老师说得太快了。
普通学生可能很难接受。考虑到普通学生,优秀学生会影响学习进度。现在教育行业的悖论就是,身在其中的学生和家长又卷又焦虑,都不想被50%分流去职校,各显神通暗自较劲;但行业管理者又想降低竞争强度,起码表面上别那么卷,于是采取一系列“蒙眼睛”的方式,比如不设重点班、不告知考试成绩、不排名,以为这样大家就不竞争了。但可能吗?稀缺的教育资源就那么点,高中和大学录取率都摆在那里。
有重点班在,老师还能督促穷人家的孩子进步,不设置重点班后,老师学生都佛系了,这些孩子中一部分就会平躺,但高知和富裕家庭,依然会主动给孩子加压,这又变相的拉大了贫富家庭孩子的学习差距。所以这类措施,只会把穷人家的孩子眼睛蒙住,而富人家的小孩有一万种方式可以抢跑。教育的竞争就是天然存在的,与其蒙住眼睛,还不如老老实实想办法多供给点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建点好中学好大学、给优质老师提高工资。
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目前,除个别地方暂缓开学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幼儿园将于9月1号安全正常开学。
同时,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要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校内教育,切实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
会上通报,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