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源?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此版本为最为人接受的版本。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说法:1、纪念屈原;2、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两个标志性习俗是扒龙舟和食粽。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论文中考证认为:先民以“龙”为图腾,而且每年在端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也给自己游戏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人口的迁徙,加速了民族大融合。在长达百余年的融合过程中,节令文化和节日文化强有力地粘合在一起,成了民族和南北地域融合的催化剂。
逐渐的,夏至与被视为恶月恶日的重五节重叠,整合成端午节,所以该名称首先出现在晋代。
在进一步的大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将屈原投江传说与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统一起来的现象;当然还不止一种整合方案,前文提到的介子推、伍子胥等都属于此列。
这也从侧面说明,端午节确实存在“整合”的痕迹。
端午节是纪念我国的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立足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惨遭驱逐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后来,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因为大家都拿出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因为大家想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渐渐的发展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种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相传来自于战国时期屈原投河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他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和粽子的习俗。
也有传说认为,端午节是指人们认为端午当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之时,适合祭祀龙信仰的好时期,人们祭祀龙,举行龙舟竞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投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投河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