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分别指谁?
一般认为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拓展资料:
三皇之说有七:
《史记 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泰皇
2.《春秋纬 命历序》等:天皇、地皇、人皇
3.《尚书大传》、《礼纬 含文嘉》等:燧人、伏羲、神农
4.《春秋纬 元命苞》等:伏羲、女娲、神农
5.《白虎通义》等:神农、伏羲、祝融
6.《通鉴外纪》:伏羲、神农、共工
7.《伪古文尚书 孔安国序》、《帝王世纪》等: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之说有五:
1、《大戴礼记 五帝德》、《 史记 五帝本纪》、《国语》: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吕氏春秋 十二纪》、《礼记 月令》: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3、《六人五帝座》: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
4、《伪古文尚书 孔安国序》、《帝王世纪》:少昊、颛顼、高辛、陶唐、有虞
5、《战国策 赵策》: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
三皇五帝分别是哪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3位王和5位诸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伏義氏、神农氏和女氏这三人被称为三皇。又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国古代的黄帝、轩颈、高阳帝、高辛帝、尧放勋帝、重华这5位诸侯被称为五帝
三皇五帝分别是三皇:通常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皇[huáng]汉语文字
皇(拼音:huá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火炬光焰上腾的样子,应是“煌”的本字。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贵之意,又指庄严、伟大。皇在古籍中可转指天神、先人。又特指远古的帝王。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19][20])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1-3]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中文名 三皇五帝
三皇 天皇,地皇,泰皇(人皇)
五帝 白帝、青帝、黄帝、炎帝、黑帝
三皇五帝是谁?
一、三皇:
1、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2、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3、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4、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5、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二、五帝:
1、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2、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3、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三皇是:伏羲、女娲、燧人氏。五帝一般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五帝在不同的史料当中记载也是不同的,五帝指的是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最突出的五帝是三种说法,一种是:黄帝,颛顼,帝喾度,尧,舜。第二种是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颛顼。最后一种说的是:少皞、颛顼、高辛、尧、舜。一般情况大家说五帝都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19][20])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1-3]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皇五帝都是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皇五帝都是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投稿用户,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用户本人,不代表天天想上网立场,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6484224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